“微信之父”张小龙公开演讲:微信未来的变与不变
发布时间:2019-01-10 12:06:30

“微信之父”张小龙公开演讲:微信未来的变与不变(图1)

武汉微信小程序开发 微容小编了解到

1月9日晚间,“微信之父”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在微信之夜进行了长达4小时的公开演讲。他在现场表示:“这是我作为一个产品经理,而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发表的一些感想。实际上,作为职业经理人,我已经讲得太多。”

关于微信的未来改进,他几次欲言又止。

2018年,在过去几年几乎没有太大变动的微信一再改版,不断颠覆用户以往形成的使用习惯。

先是在6月完成了“有史以来最具颠覆性的更新”,将订阅号的呈现形式改为“类信息流”,将公众号置顶改为星标。3个月后,微信又更新了订阅号入口,增加了“常读的订阅号”栏目,并且让“非星标账号没有头条”,同时还在朋友圈入口“限时推广”了一度被沦为弃子的微视。

而在最近12月21日的大改版中,微信将页面改为清爽的“全白”页面,增加了“时刻视频“,将文章点“赞”换成“好看”,并可以在“看一看”中浏览好友认为“好看”的文章。另外,此次大改版还增加了几个“贴心”功能,如用户可以通过长按空白处实现换行、在聊天详情页中给单聊设置强提醒以及拍摄自己的表情等等。

轮番的重大改版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腾讯对于信息流、短视频等新形式的“无可奈何”,也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张小龙以往的设想。本次将近4小时的分享,已经突破他以往微信公开课1小时16分钟的记录,但对于曾经内部分享超过8小时的他并不算难事。期间,他喝了至少10次水,耗尽了现场记者电脑、手机的最后一点电,却还在“滔滔不绝”地讲着微信的未来。

以下为张小龙的演讲摘要,由搜狐科技整理:

大家好!我是张小龙。

刚刚我们在下面看了一下这些吐槽(“微信之夜吐槽版”开场视频),非常好,因为我每天都在听到这样的声音,都已经习惯了。我觉得在中国来说,每天都有5亿人说我们做得不好,每天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,我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事情。但是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教大家怎么做产品的。

每年我们公关同学问我要不要参加公开课?我总是说我还没有确定好,我还是要想一想,后来我跟他们提了一个条件,如果我要来的话,能不能把我的时间放到更加晚一点的时间,因为我特别希望我有一个特别好的状态跟大家做交流。后来我用了一个理由说服了我自己,今年我要过来参加一下,因为你连续好几年来参加,突然中断了,有一点把一个行为艺术突然中断的感觉。

有的时候我确实觉得这个更多像一个行为艺术,因为你很难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面表达清楚让别人知道。这是一个很长的周期,而且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擅长演讲,我觉得演讲是一个技术活,是挺专业的事情,我挺尊重专业的。在演讲方面我是业余的。我希望参加这样一个会议,更多只是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。

特别是今年这样一个时间点,我觉得很特别,如果是去年的话,大家都会说“七年之痒”,我只能总结怎么样“痒”的。今年是8年,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,微信的日登录量超过10亿,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里程碑,这可能是国内历史上第一款APP有10亿DAU的数量级,我们也没有公布过,可能在我们自己看过来,这只是哪天达到的一个问题。但是对于一个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,应该还是一个很值得庆祝的一个事情。

特别是最近我们发布了微信7.0版本,当然又有5亿人吐槽,有1亿人教我怎样做产品了,并且还有8亿人看不懂我们一句话“因你看见,所以存在”到底是什么意思。在座的有人看懂了吗?看懂了举一下手让我看一下。

谢谢大家!谢谢这么多知音,有10%的人举手了。这一句话可以从很多的层面理解,就像我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段王阳明的《心学》,但是并不只是从这一个维度,我觉得是从很多的维度,我不想做一个解释,我觉得有一个神秘感特别好,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是特别好的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会更好一点,就像微信这么多年以来,微信的启动页面总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,刚发布的时候,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,更早的版本是一个人站在月球前面,那个时候也是很有想象力。对于这个点,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。

因为我们没有标准答案,所以这么多年以来,每次当你看到微信这样的一个启动页面,你可能都会有一个想法:这个人在干嘛?他站在地球前面做什么?过了一年你的想法会变一点,再过一年又会变一点。正是因为这样,我觉得才是一个特别好的启动页面,因为他把想象空间留给了用户自己,10亿用户有10个亿的理解,他会找到打动它的点。所以看起来很多的APP都在把自己的启动页变来变去,微信这个不会变,并且我相信将来也不会变。

关于设计原则

有一个朋友说,在互联网界,微信就是一个异类。所谓异类,就是和其他的产品都不一样。我其实很惊讶,也很自豪。

自豪的是,做异类是表示你与众不同,那就是很优秀了。惊讶的是,其实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一个好产品的底线,居然就与众不同了。那是因为很多产品不把自己当产品看待,不把用户当用户看待。而微信,做到了这两点。

微信和很多产品不一样的一些点,会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来。比如,很多APP到了春节等特定节日的时候,就把logo和界面变成红的、黄的,变成像番茄炒蛋一样。但是微信不会这么做。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这么坚持。

这次的公开课我把时间放在晚上,其实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如果认真准备一个东西来跟大家分享,那我很有可能会超时,在晚上这个超时的空间是很大的。

现在,微信到了10亿的DAU,在这样的一个点上我更愿意花一定的时间,从微信的起源、本质这些方面来更加全面的讲解一下微信背后到底我们在想什么。

其实有时候我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,你觉得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产品?是说它有很多的用户?说它让人上瘾,还是什么样的?

我记得在很多年前,当我们在用苹果手机,我们会研究为什么会设计这么好的产品出来?我记得有一位德国的产品设计师Rams总结过好的设计的十个原则,这位设计师也曾经是苹果公司特别推崇的一个人。

我把这十个原则念给大家听下,大家可以对照微信来思考一下,会很有意思。

第一个原则是好的产品富有创意,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,第二个是好的产品是有用的,第三个是好的产品是美的,第四个是好的产品是容易使用的,第五个是好的产品是很含蓄不招摇的,第六个原则是好的产品是诚实的,第七个是好的产品经久不衰,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,第八个原则是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细节,第九个是它是环保的,不浪费任何资源的,第十个是尽可能少的设计,或者说少即是多。

其实我在这里偷换了一个概念,将设计替换为通用的产品。很多人会认为这是针对苹果这样的硬件产品的设计原则,但其实软件产品与用户的交互反而是更加频繁的,你做出这样的提示,用户就会这样做,那样的提示就那样做。并且本质上,不管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,都是工具。对于工具设计的原则,都是适用的。之所以提到这是个好的设计原则,也是因为我认为业界很多产品并不注重产品设计,或者说不把它作为一个自己追求的目标,还只是一种功能的堆砌或者对用户价值的榨取。

而微信从来不做节日运营或者logo的变化,很多人会说微信很“克制”。但其实这并不是克制的结果,本质上是因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,使得我们不会去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。

而我观察到的很多业界的产品经理,其实毕业后就会被自己所在的公司误导。因为公司的目的是要流量要变现,所以大家的KPI就是如何产生流量如何变现。一旦围绕这个目标,大家的工作目的已经不是做最好的产品,而是用一切手段去获取流量而已。

这并不是我们倡导的原则,我们更多倡导的是利用微信做出好产品分享用户。

我很感谢自己的经历,从PC时代自己一个人做foxmail,到做QQ邮箱,到手机时代做微信,因为经历了太多的产品,以至于从骨子里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什么是不好的产品,可能因此能直觉上就遵守一些底线吧。

有一次我问同事一个问题,PC时代,PV最大的页面是什么?答案是IE浏览器的404页面。我问大家,微软为什么不在这个页面放广告呢?同事们回答不出来。这个问题很有意思,是啊,为什么微软不在这么大流量的地方放广告呢?为什么微信不在启动页放开屏广告呢?大家可以自己去想。

微信有8年了。想一想,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有多少?你花在最亲密的朋友家人身上的时间多,还是你花在微信的时间多?如果微信是一个人,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,你才愿意花那么多时间给它。那么,我怎么舍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脸上,贴一个广告呢?你每次见他,都要先看完广告才能揭开广告跟他说话。

很有意思的是,因为遵循原则,很多东西我们又必须坚持去改变。

这里让我想到微信7.0版本的UI做了一个特别大的调整,也有很多用户吐槽,觉得非常不习惯。

其实任何一个大的改版都会带来用户的不满,因为人习惯于自己熟悉的界面,觉得是最好的。我们没办法让10亿人来投票决定什么是好的,也投不出来。那怎么才能通过改变寻求设计的优化,让它变得更好呢?这个决策必须遵循好的设计原则。

就像微信7.0版本的时候我们内部使用了很长时间,我自己一直在两个版本不停的切换,当我用了一段时间,我不愿意切换到旧的版本去。也许用户一下子不能接受,但是我相信他们适应以后也会接受。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用我们的产品不停的适应时代,而不是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。

尤其是UI上,我们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。但是,我们比如让产品越来越美,符合甚至引导当前用户的审美,而不是落伍于时代。

关于微信的历史

说完微信一直以来坚持的设计原则,我想简单回顾一下微信的一些历史。

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,当时我写了一封邮件给Pony,开启了微信这个项目。这个事情是真实的,但是也有很多不真实的传说,比如去过某某寺庙:)想到那封邮件,我时不时会觉得有点后怕,如果那个晚上我没有发这封邮件,而是跑去打桌球去了,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,或者是公司另一个团队做的另一个微信。

我发现很多想法是突如其来的,或者说,是上帝编好程序,在合适的时候放到你的脑袋中的。

但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。在微信上线之前的一年里,我们把QQ邮箱做到了国内第一名,然后在邮箱里面又做了很多尝试,包括漂流瓶等等,包括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折腾的邮箱里面的阅读空间。

我们后来的很多产品,都有邮箱阶段的影子在里面,比如订阅号、朋友圈。因为在阅读空间里面,我们尝试了各种社交的形式,基于社交的阅读,朋友推荐文章并且可以在下面共同来评论。

但是由于阅读空间在邮箱里只是一个分支,所以它能做的用户量并不是特别大。所以做到一定的阶段,也觉得这里差不多走到一个尽头,应该去切换一下方向。

当kik出现时,我意识到这里是一个机会,这个机会不是因为kik的产品本身,而是我自己当时开始用智能手机,而很多基于PC的产品或者短信都不能实现很好的沟通体验。所以当时想法很简单,希望给我自己或者少数人做一个沟通的工具。而且我们刚好有一个团队在做QQ邮箱手机客户端,所以刚好凑了十个人的团队开始做微信。包括后台开发,三个手机平台的前端开发,还有UI,加我自己带了一个产品毕业生,就十个人。经过两个月的时间,做出了第一个版本。

这就是微信的起源,而今年刚好是微信的第八年,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,标志着一个产品从出生走向成熟。

我们当时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,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,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,所以在前5个月里面,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去推广它,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于用户有没有构成吸引力?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,如果用户不愿意,我们怎么样去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。

我记得从微信2.0开始的时候,我们看到了曲线,有了一个增长,虽然它还不是很快增长,但是它是自然往上走的。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,我们可以去推它了。我们当时特别庆幸做了几个很正确的决定,第一我们没有批量导入某一批好友,而是通过用户手动一个一个挑选。第二,在一个产品还没有被验证只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,我们没有去推广它,把这两个事情做对,虽然这个时间会花得长一点,但是这样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,它是很健康的。

超过10亿DAU的时候,其实我们团队内部没有任何的庆祝。大家只是觉得,到10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吧。但我自己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,还是挺多感触的。

我其实特别庆幸,能伴随这样一款产品走过了过去的八年,并且,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产品经理而非职业管理者看待,我认为这是必要的,因为好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独裁,否则它将包含很多不同意见以至于产品性格走向四分五裂。

所以在微信8年这样一个时间点,跟以往的公开课不一样,我更愿意从微信的方方面面,来解释下我们是怎么想的。

我想,这对大家理解微信这样一个产品会有帮助。

初心与原动力

大家经常说初心这个词。但因为这个词被说烂了,鸡汤化了,我换一种说话,叫“原动力”。

原动力其实应该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认知和期望,它很强大,以至于可以坚持很久,克服很多困难去达到它。

那么微信的原动力,可以总结为两点。

第一,坚持做一个好的,与时俱进的工具。

由于我对工具产品热爱,我甚至会亲自动手写代码来打造出一个foxmail这样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制造欲望。所以做一个优秀的工具,对我来说是值得痴迷的。微信的基础点,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工具。

虽然我很清楚在现在这样一个商业环境下,广大用户其实对于糟糕的强迫式体验容忍度是很高的。

人们会以为很多东西是正常的,比如开屏广告是正常的、系统推送的营销信息是正常的,诱导你去点击一些链接是正常的,这样坏的案例特别多。如果回到短信时代,每个人手机里面垃圾信息比正常信息还要多,可怕的不是垃圾信息更多,而是大家会认为这是正常的。

当你知道什么是好的,什么是不好的产品,你就不能接受一个很烂的功能被加在用户的身上。

所以微信一直坚持底线,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,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,在用户看来,这个工具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。

什么是“与时俱进”的?

对用户来说,我们不能说,微信就是一个工具,我们要获得用户的认可。

大家知道微信有一句slogan: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。

为什么是一个而不是一种?当年,当同事问我的时候,我其实解释不清楚,但我知道,如果是“一种”的话,它就是一句普通的话,起不到一个slogan的作用,也不能让人记下来。它必须是一个生活方式,这只属于微信的,它是一句独特的话。当时其实微信并没有覆盖到那么多生活的方方面面,甚至连微信支付都还没有。但现在回过头来看,它确实代表了一个生活方式。

这是一个生活方式,其实脑袋里面是有一个念头的,微信会介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里面去。它应该紧随时代的潮流,甚至引导时代的潮流。当时是有这样一种感觉,但其实并不知道它会怎么样去介入,是哪些方面。但是如果不把它定位为一个生活方式,如果只是定位为一个通讯工具,那就会过于片面,或者让我们的未来没有那么大的想象空间。所以现在想起来,当时是很勇敢的提出了它是一个生活方式。

现在我们看到,微信从很多方面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,群聊、朋友圈、红包、公众号、小程序等等。我觉得微信实现了生活方式这个梦想。

第二个原动力是,“让创造体现价值”。

在微信很早期的版本,我们就发布了公众平台。这也是微信的一个创新。当时的思考主要是,微信会取代短信,那么短信时代的市场需求是,众多的服务都要通过短信来触达用户,我们取代了它,也得提供相应的能力来覆盖这个需求。

但我知道短信、邮件,因为是可以不受控地群发的,这带来的副作用大家都知道。于是想,如果微信提供一种基于订阅的模式,即避免用户被骚扰和欺诈,也让服务可以可控地给需要的人发信息,其实是做一个C端和B端的桥梁。我还记得当时构思得差不多的时候特别兴奋,跟Pony发消息说这样一个机制会多么多么厉害。Pony说垃圾信息怎么办,我说天然没有垃圾消息啊。

所以从公众平台开始,从连接人到连接服务去扩展以后,微信开始体现平台化的优势,包括后来的小程序。

做平台,需要有原动力。否则,我们可能沦为当年运营商的SP平台。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SP平台了。

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,我认为它是短视的,不长久的。

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,它才是有生命力的。

当时做公众平台的时候,我们就会想,我们要帮助到人们解决什么问题。当然是通过信息触达来替换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。这是互联网的优势。举例来说,传统的商业,依赖于你要在一个人流大的地方租一个商铺,但利用互联网,地理不再是优势,你的服务质量才是优势,那么,我们要帮到那些真正有好的服务的人和集体,去触达潜在的用户让客户更容易连接到他们。

当时举例最多的案例,是如何帮助一个盲人,没有技能,也能够找到顾客。他应该有公众号,他的顾客会在关系链里传播这个公众号。所以,当时定下来公众号的slogan是,“再小的个体,也有自己的品牌”。它的公众号,就是它的品牌。并且,品牌是基于关注和认可的。

这个时候我们的原动力是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。因为微信可以打破很多的信息不对称,人们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。那么,人们会更多地想办法去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价值,这就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原动力所在。

后来做小程序,也一样。如果我们不能让作出优秀小程序的人获得回报,这个生态即便能起来一点点,又有什么意义呢?

今年,我真的看到了一个这样的真实案例,是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面发的,他发现有很多个盲人按摩师通过一个小程序找到顾客。看到这个案例我特别开心,因为这和最初我们反复地举例说的场景是一模一样的。

微信的很多创新其实都来自这两个原动力。从专业的角度来说,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洞察。

但是所有专业洞察的背后,我觉得原动力反而是第一位的。或者说,一个好的产品是有自己的使命的。

我很庆幸,这么些年过去了,微信的原动力从来没有变过。

做最好的工具与停留时长

针对两个原动力我展开做一些解释,关于“做最好的工具”。

坚持着这个原则,我去观察很多业界的产品,会经常觉得有很多事是违背我自己的常识的。

举个例子,比如说这两年业界的目标变成了所有APP应该尽可能多地去抓住用户的停留时长,这个是违背我的常识的。

一个用户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,这是次要的。最主要的是,技术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。

比如作为一个好的沟通工具,一定要高效。所以微信没有已发送状态,原因是最高效率的方式就是发完即走。你不用关心这一条消息有没有发出去,有没有发成功,对方有没有收到,甚至不用考虑网络是不是有问题。

如果是一种信息资讯类的工具,那么应该是帮助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面获得最有用的信息。除非是一种娱乐类的内容消费,可能时间长一点是没有关系的,就像我去看一个连续剧,要花很多时间。但连续剧也不能无穷地增加集数,来获取用户的时间。

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,现在视频软件都有两倍速度播放的功能,很多用户会选择用两倍速看到完整的剧情。这是用户对强硬希望拖延时间的电视剧的一个用脚投票吧。

停留时长让我联想到2000年左右,当时互联网刚起来,流行的一个词叫眼球经济。所有的网站目标都是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眼球注意力。所以大家会看到一篇文章被割成很多页,看了一点点就要翻下一页,这样每页都可以加一个广告上去,让它的PV量变高。这种体验到现在还在延续,以致我们看到一些网页,还是会有一个点击展开更多。这个看起来是可以在短期获得更多用户的点击,但我并不认为它是一个好的产品。

关于时长,还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,朋友圈从刚发布到现在,用户的每个人的好友可能越来越多,理论上里面的内容也越来越多。但是大家可能想不到的一点是,随着你的好友越来越多,内容越来越多,每个人每天在朋友圈里花的时长却基本是固定的,大概就是30分钟左右。当好友少的时候,你会看得更认真一些,更慢一些。当好友多了以后,你会放得更快一些。

用户其实并不会按照你的内容多少来决定它的时间分配,但我觉得这是很合理的。如果我们非要停留时间更长的话,我们当然有很多办法来做到这一点。但是这只会让用户觉得不爽,因为他的社交效率降低了。如果非要把他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情延续到一个小时的话,只能代表效率降低。

所以拿一个停留时长衡量一个APP,这个跟我对互联网的初心的认知是背离的。每个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。互联网人的使命不应该是让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,把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面。

所以几年以前微信有个版本,让用户放下手机,多和朋友见见面,现在这个观点也没有变过,微信永远都不会把用户停留时长作为一个目标。相反微信可能关心的是一个人在这里发一个照片,看一些文章,完成一笔支付,找到一个需要用的小程序,是不是能够做到最快速最有效,这才是最好的工具。

我们为了提高这种效率可以千方百计想办法。举个例子,我突然遇到一个困惑,就是我们要给这个人发一个信息,但是记不住他的名字,因为有一些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了,如果我们有一种更聪明的办法,就是提供一种联想能力,让你通过跟他相关的人联想到他,也就是帮助你的脑袋短路的时候找到你想要的信息。对于这样的能力,应该是我们要去做的特别重要的事情。

我曾经在内部讲话,一不小心说了8个小时。当然,今天不会的。

接下来,我要说一下小程序。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做小程序,我们感到很开心,并不担心竞争,也不担心会对我们构成威胁。因为每个公司的团队、性格不同,更重要的是,做这件事的源动力是什么。如果只是为了流量,那我不看好。

我们的小程序,是围绕创造价值来做的。我们是去中心化的,如果我们垄断了头部的小程序,为了赚一些钱,那么这个生态就没有了。哪怕是腾讯投资的公司,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则。之前,确实有一个公司说要做小游戏,但是怕我们灭掉他们。但是我们并不会竞争关系,而这样做。

我们对投资的公司,以及其他公司,都是一视同仁的。

现在,简单回顾一下小程序的发展,已经三年了。其实当时我们还没想好,就把它发布出来了。这不是微信的风格。这样做,就是给自己压力,推动我们把这件事做好。有一年,我说要推出小程序服务。当时我们就在讨论,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。而没有讨论,小程序多么美好。

为什么我们觉得一定会做好小程序?之前我已经说了很多次,App下载、网页体验不好,而小程序的体验是最好的。其实,公众号的体验也要好于网页,因为我们在其中加入了很多的设计。从用户侧来看,这样的体验会更好。

对于小程序,我们的决心特别大。因为它不也是一个C端产品,很快的去试验。不过,我们确实有很大的耐心,过去三年里一直在努力做好这件事。我们希望小程序是有价值的,然后有更多的用户来使用。

即便今天,也不能说小程序已经做得很好。但是,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很好的案例。因为它还不完善,所以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。

在线上,应该通过搜索、社交的方式获得小程序;在线下,应该是二维码。目前,搜索做的还不是很好。我们希望通过小程序的方式,把更多信息直接呈献给用户。虽然还没有做好,但是内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。

另外,我们要完善小程序的评价体系。最好有好友使用过的评价。

第三点,是小程序找回的情况。刚才用户吐槽,小程序能不能有推荐。虽然一切皆有可能,但有些事情还是不能做。当所有小程序都开始发通知,那么体验是不好的,会像当年的垃圾短信。可能的情况是,你每天会收到几百条的通知,好的小程序会被淹没。这不是好的办法。

我们希望,可以在用户接受的情况下,给用户发通知过去。虽然我们有下拉、星标的入口,但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优化的空间。用户确实存在,想用但是找不到小程序的情况。

微信7.0有一个强提醒,很多人可能没有用,觉得是个人之间的功能设计。其实不是这样的,我们做这个,其实是面向线下的。比如,我扫一个二维码,会收到提醒。强提醒的本意,是面向线下解决问题。

小程序和个人之间的连接,我觉得还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,后面会加强去做。

接下来,会说一下小游戏。从商业的角度说,现在小游戏已经做的非常好。但是,我个人不是很满意。因为这里面高质量的游戏,还不是那么多。

回归到初心,小游戏的目标是什么?其实,公司并没有给我们收入的压力。那么,我们为什么做小游戏?小游戏会走向哪里?

在内部,我说道,小游戏是关于创意的平台。什么是创意?我们对小游戏的理解,和外界的理解有差异。外界看来,很多游戏套上小程序,就成为小游戏。其实,并不是这样的。小游戏,不是《天天爱消除》这样简单的游戏。

小游戏是一个载体,它可以承载各种创意。有的用户,写小说已经承载不了他的创意,可以来使用小程序。比如,一个小学生,也可以开发一个小程序,提供给他的同学玩。

所以,我和我们的团队说,不希望只看到收入增长了多少,而是又多了多少创意,有多少开发者是没有做过游戏的人。因为做游戏的人,他的很多想法已经被限制。

当我们的平台,充满创意的时候,它才会变得很有价值,用户的使用才会变多。

当然,做到这样的目标,还是很难的。

这是关于小游戏,我们从平台角度的思考。我希望,未来看到的小游戏,是耳目一新的,或是一种技术体验。

下一个点,是关于公众号的。很多人都很关心公众号,因为大家在通过它创业。

有的人认为,公众号的红利已经消失了。其实,我想说,公众平台并不是为大家(自媒体)准备的。但是,我们还是想服务好大家。包括,看一看里面有一个好看。

回顾公众号的发展,很多人确实利用这样的入口获得很多粉丝。最早的公开课,分享过数据,公众号文章有70%-80%的阅读量来自朋友圈。我觉得非常好,因为这服务二八原则,20%的人在挑选信息,有80%的人在看。

现在分享数据下降,可能是内容来源多元,内容质量下降等原因造成的。

我们内部也分析过,并不是改版带来的结果,改版是为了提高效率问题。这里面很大的原因是,这些内容对用户有没有吸引力。我们认为,在内容的吸引力方面,需要去改变,而不是不停地改版。

博客时代,好的博主写的文章,阅读量更大一些。现在的公众号,好像还没有当年的博主多。所以,我们应该鼓励让更多的人生产优质内容。

最近,我们打击洗稿的行为,也是为了保护优质内容。所以,关于鼓励生产优质内容,这是微信接下来会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
另一个是社交传播。微信的早期,分享文章的是大多数。这是很好的比例分配。下面,我会说社交传播和社交阅读。沟通就是把人设强加给别人的过程

下面一个点,是我没有说过的。微信最技术的东西,我们没有聊过。微信是一个社交工具。大家对于社交,都有自己的理解。

社交的起源是什么?这也没有标准答案。我的想象是,很久很久以前,个体是没有社交的,后来群体的出现产生了社交。人在一个群体,最大的愿望是不要被排斥。那么,他应该说什么?必须要说一些有价值,甚至有点夸张的内容。比如,有的人会发一些夸张的旅游照片。

以前我在知乎里面,琢磨过一个问题,沟通的本质是什么?这也没有标准答案,但我想到了一个答案,就是把人设强加给别人的过程。其实,你认为的人设,和别人理解的你的人设,是不同的。这样的定义,方便于我理解社交的想象。

如果这样去引导,其实发朋友圈,就是在把自己的人设发送到别人那里。其实,你在推广你的人设。那么,你会精心挑选要发布的信息,然后才会发布。

很多人还会问一个问题,朋友圈为什么只能发照片,不能发文字。因为你要推广人设,图片更利于去传播,而文字的难度很大。

推广人设,这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。比如你发很多次旅游的内容,人们会觉得你一年大部分时间在旅游。但是这些内容,并不能反映你的真实情况,有的时候会推广过头。我们在朋友圈看到的,其实是别人最好的状态。但是,我们并没有一个工具,记录每个人最真实的状态。

所以,我们发布了时刻视频。微信里面,有很多扫一扫这样的很好的名字。但是形容时刻视频的时候,想了很久。

关于朋友圈,我可以多描绘一下。很多人可能看到,大家都在逃离朋友圈。其实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,这可能是一个小圈子的情况。

朋友圈发布有6、7年了。每天进入朋友圈的人数,一直在增长,到现在是7.5亿人,每天是100亿次。

有的人会通过点赞、评论,来完成社交。即使你不发朋友圈,但是你会去看。所以,每天会有这么多人去看朋友圈。

即使环境变化了,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的会去看朋友圈,在座的产品经理可以思考一下。

其实,社交需求没有大的变化。线下是什么样的,线上就会有同样的状况。朋友圈本质是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交场景,不只是时间流。它是一个广场,这样的话你每天会从广场走过,会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在广场不同的地方。你可以去参与,或者不参与。当你走完广场,看到他们在做什么,去和一部分的好友也打完了招呼。

在朋友圈里,只能看到共同好友。两两之间的三个人的关系的互动,并不是一对一。大家逃离,是因为个人的行为是公开的。你在广场大喊一声,大家都能听到,慢慢会给你带来压力。

我们也在想,当朋友圈的社交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,这就需要更放松的场景。一个人自己说话的时候,是没有压力的,但是这样不会得到回馈。因为这个原因,有人把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。

为什么这样设置?

作为产品设置里面的开关,用的人很少,但这个开关是用的最多的,有1亿人使用了三天可见这个开关。对于产品来说,这也是合理的。打个比方,如果重新做朋友圈,既可以设为私密,也可以放到相册里。这本来是两个功能,但当初放在了一起。这样说,其实朋友圈和相册是两个概念,只是不小心混在了一起。

未来几年,朋友圈还是最高效的社交平台。但是,很多人可能还是需要更轻松的方式。

引申出来的一个问题是,时刻动态。这并不意味着,微信要大力做视频。因为视频是一种技术,而微信是社交。其实,微信聊天里、朋友圈里的视频一直都很大。

这样,是为了弥补朋友圈的弊端。即便没有视频,我们也会想到一种新的社交方式。我觉得Twitter是一个很伟大的产品,影响了后来很多产品的形态,比如微博。我记得在微博的时候,腾讯也做过微博。写微博的时候,会有一个提示,你在做什么,你在想什么。

在移动端,就会有摇一摇,PC端没有,因为你摇不动电脑。我之前说过,人是环境的反应器。当年坐在电脑前,电脑就是你的环境。当你拿到手机,你记录的是真实的情况。你正在做的,而不是想象的。

微信的视频,是希望记录下用户与真实环境的互动。在PC时代,这是做不到的。记录真实世界,这是一个理想,但这不现实。我们的手机里,其实并没有有那么多视频。

记录和拍摄,其实并不是需求。当你去社交的时候,拍摄视频才变得有意义。微信是有这样的能力的,但微信不会去记录视频,也不会做一个视频相册。

我们要做的是,让一个人真正去记录真正在经历的事情,而且他的好友能看到,但这与朋友圈又不同。现在是1.0,但是我们有耐心,去培养用户的习惯。

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,为什么视频保留一天就消失了。他理解错了,这不是记录,是朋友圈的反面。时刻动态,是真实情况的反映。所以,发布视频的地方,显示的是“就这样”这样的字眼。

我不可能跟每个用户这样说。但我们希望,用户可以在自由的情况下,有足够的动力下,去做这件事情。在座的很多人,也没有动力。但我们完全可以让大家有动力,比如发红包。

后续我们持续的升级。时刻动态是朋友圈的反面,而朋友圈已经是一种传统的社交。

这是需要耐心,去慢慢推进的。我们为什么有耐心,因为我们确实觉得,虽然现在用户没有那么多的需求,但是未来视频交流会代替图片,因为它包含的信息更多。

我前几天,给一个朋友点赞了时刻视频。对方发了朋友圈。我想说的是,我是因为内容的真实去点赞,而不是那些被美化的内容。

其实,视频也可以让朋友之外的人看到,这是另一个产品要做的,在这里就不多说了。

社交推荐,是做大众阅读产品的尝试

下一个主题,想讲一下对于阅读的思考。

微信做一件事情,总会被别人解读为想与谁PK。做视频,也不是因为别人的竞争。做公众号,就是为了用户可以看到更多优质额内容。

做一个大众的阅读产品,是非常困难的。因为人的本性,是不愿意学习的。当时,我们在邮箱里做阅读,自己用的很好,但是还是很小众的人用它。

微信一开始,就可以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。我说的二八定律,就是符合这样的规律的,一部分人挑选内容,大部分人去看。说回来,朋友圈还是推广人设的地方,而不是阅读的地方。即便分享,也是符合自己人设的文章。

这几年,来自朋友圈的分享越来越少。当朋友越来越多的时候,朋友发的图片的优先级是高于文章的。而且阅读文章,需要一个固定的时间。就像我们的订阅号这样的盒子,它有红点但大部分时间是无用的。所以对于阅读来说,是需要一个固定的时间的。

在朋友圈之外,我们需要开辟一个阅读的地方,这就是看一看。

目前看一看里有两个板块,好看和推荐。这是两个方向,一个是社交,一个是机器推荐。机器推荐其实遇到了瓶颈,那么只能尝试社交推荐这条路。

这是一条什么路?这几年,我读的书,大部分都是朋友推荐的,因为朋友背书了。同样,因为我相信朋友,所以看了他们推荐的电影。所以,我对推荐的认知是,越来越成为帮助决策的因素。社交推荐有意思的地方是,是可以内部不断循环的系统。比如,机器推荐如果走偏了,会一直走这个方向,这时候很难回来。而社交关系可以帮助纠偏,是一个更平衡的系统。

当我想到,要做一个大众化的阅读产品的时候。我就想到了社交推荐。这不只是阅读,而是社交的延续,人们会因为社交去阅读。人们会关心社交体系里的内容。

目前的进展,也符合我们的预期,但我们还是很保守,因为这是一个不断卷入用户的过程。

这里也有很多障碍,需要我们去跨越。比如,为了强化人设,用户推荐相同的内容。但这一点,我们也不是特别担心。因为人的社交关系是复杂的,用户会看到不同圈层、不同位置的朋友圈的内容。因为是好友、熟悉的人看的内容,我们会看兴趣之外的内容,也许会打开一些兴趣窗口。

朋友圈是因为个人为主体去转发的,而看一看里是围绕文章的。

好看目前是第一代版本,虽然有一点粗糙,但我们会不断的迭代和优化。

不要标签化信息流,AI也是为产品服务的

下一个点,是关于信息流的。上一次说完信息流后,产生了很多的误会。我不喜欢业界,把很多东西都贴上标签。比如往下滑内容,就是信息流。我不喜欢这样的标签化认知,这样说的话,朋友圈也是信息流。

我不想用标签去定义。做视频,是为了用户去展示自我。如果不是视频,我们也会寻找其他载体。

我说一下AI。微信里面有一个AI配乐,很多人认为是和用户本人拍的内容很吻合。其实,除了真实的匹配外,更多的是意象层面的。

我们并不会更风去做AI,而是要落地到实际的场景的。其实我们内部还在做另一个AI功能,我还是不说了。

我们认为,好的技术是为产品服务的,技术应该默默躲在背后。当AI被用到产品里面的时候,就应该思考它为我们带来了什么。通过学习,AI医生可能会代替人类医生。但是AI医生可能会下错指令,开出错误的处方。

传统的工具,是人来驾驭的。苹果是怎么定义工具的?乔布斯解释电脑这种工具,这类似于自行车,是人的能力的拓展。AI也是一种工具。像AI医生可以推荐你吃什么药,怎么做可以瘦身。这种工具,超出了传统范围,甚至开始驾驭人。对于一个可以驾驭人的工具,我们有很多的担忧。

我们的目标不是获得点击吗?我们为什么要思考产品之外的问题?

很多人说道用户,似乎很遥远、很陌生。其实,我们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。

最后,我想对之前的一个段子进行澄清,是关于善良的。我不希望它变成段子被传播。任何一句话,其实都是有背景的。我当时对员工说,我们对用户应该是善良的,而不是套路用户。这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善良,而是对用户的一种态度。能进我们公司的员工,已经足够聪明了,他们缺少的不是聪明,而是一种态度。

这还里要提到几个点,是大家不知道的点,关于红包。

第一个小变化,春节期间,我们会在企业微信上上线一个功能,是一个红包皮。

第二个小变化,红包还是有提升的空间。红包现在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,添加更多情感化的元素,比如可以添加表情。我们其实做了一个很好的功能,就是亲属卡。当我们在消费的时候,都感觉在尽一份孝心。

微信里的卡包是做的不好的。本来我们想承载很多卡的功能,但是做的不够好。目前我们还是想做更多的尝试。

企业微信,如果是企业内部的一个沟通工具,那它的范围是很少的。这里想说的是,企业微信正在尝试新的方向,人就是服务。比如,微信里面加了很多快递员,下次还是不知道联系谁;又比如微商,微商之所以存在,是因为交易获得了社交关系的背书。这让企业微信联想到,可以把人当成一种资源、一种服务,提供出去。

找到更多用户,这是微信有10亿用户这个关口,需要去做的。去年我说过,微信要探索线下精彩生活。未来也会有更多类似的探索。

在下一阶段,微信更多的是去尝试,与微信有关联的服务。因为微信能够承载的内容,是有限的。

很多人会问,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?今天是围绕微信的出发点,来解释微信在做什么。这样也是更好的为了应对接下来的8年。这不是来自竞争对手,而是为了应对时代的变化,满足用户变化的需求。

我们还是围绕创造价值去做,所以再怎么做你不会走偏。微信做了做么多年,是有成就感的。很多人问,微信有什么不同?其实,微信团队成立这么长时间,从来没有设定KPI,像小程序没法设定KPI。我们做一件事,更多的是思考能带来什么价值。

做每一件事,都思考背后的意义,这是支撑团队走到今天很重要的事情。

微信的梦想是什么?虽然它是工具,但我们希望他是用户最好的朋友。从平台出发,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创造价值的地方。面对未来,我们很少会觉得,威胁来自竞争对手,更多的可能在于我们自己。比如,我们有没有不断的突破。

以前都是将具体的业务,但今天我是作为产品经理,在和大家交流。我希望,我坚持的价值,可以提现到产品里,做产品的价值观。内部团队说我独裁,其实我也认可。因为只有这样的坚持,才能保证产品坚持该坚持的理念。

在这里感谢团队,以及最近离职的人,感谢大家一起努力,让微信走到了今天。

最后,我想到了电影里的一句话,万物里面希望至美。



咨询电话